發表於:

本刊為公開之專門學術,歡迎未出版相關於彰化的「專門學術論文、史料介紹、典故說明」,以各期設定主題,來件投稿。學術論文以兩萬字以內為原則(含註釋,請勿超過字數,本刊編輯擁有最後刪稿權),彰化論壇(含在地史料介紹)為一萬五千字、書評、典故說明(地方文史報導)為五千字,一律採電子郵件投稿方式。

相關資料:彰化文獻

發表於:
  1. 凡例/總纂:連慧珠
  2. 第一篇:地理篇/撰稿:楊貴三、黃文樹、李孟芬
  3. 第二篇:歷史篇/撰稿:連慧珠、鄭天凱
  4. 第三篇:政事篇/撰稿:盧胡彬
  5. 第四篇:經濟篇/撰稿:楊善堯
  6. 第五篇:建設篇/撰稿:林志重
  7. 第六篇:社會篇/撰稿:郭基賢
  8. 第七篇:宗教篇/撰稿:黃文博
  9. 第八篇:教育與文化事業篇/撰稿:甯慧如
  10. 第九篇:文學與藝術篇/撰稿:
發表於:

本刊為公開之專門學術,歡迎未出版相關於彰化的「專門學術論文、史料介紹、典故說明」,以各期設定主題,來件投稿。學術論文以兩萬字以內為原則(含註釋,請勿超過字數,本刊編輯擁有最後刪稿權),彰化論壇(含在地史料介紹)為一萬五千字、書評、典故說明(地方文史報導)為五千字,一律採電子郵件投稿方式。

相關資料:彰化文獻

發表於:
主持人:連慧珠 建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之產學暨文化研究中心團隊不僅在教學之餘投入地方研究,從過去累積修纂地方志之經驗,曾先後纂修《彰化市志》、《南投市志》、《名間鄉志》、《續修台中縣志》、《續修台北市志》等,其中《南投市志》曾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92年度文獻書刊評審優等獎(圖一)。同時亦辦理文化局委託之2011-2012兩次彰化學術研討會、與彰化媽祖學術研討會以及編輯《彰化文獻》第十七期與第十八期,爰提本《新修彰化縣志•地理志》纂修服務建議書,期能結合建國科技大學校內不同科系與校外專家學者的學術專長與豐富的志書纂修經驗,在既有的基礎之上,依照委託合約如期完成本志。
2014-2016年彰化黃氏宗親會宗史撰寫計畫案
發表於:

由於黃姓一族發展,歷經時數頗長,因拓殖所需、因避亂所至、甚有異姓改黃姓、或有回族(蒲姓)納入,形成海納百川、宗支多元,箇中變化,分支龐雜,僅福建省一地,已有十幾分支,企圖掌握其宗支脈動,爬梳釐清,十分不易。

彰化縣埤頭鄉黃氏宗親會(芙朝)活動相片集(2015年十月三十一日,農曆九月十九日)

一、撰寫稿件程序說明

資料蒐集、資料閱讀、初步撰稿、第一次修改稿件、第二次修改稿件、校對、排版、印刷

2015-2017科技部計畫案
發表於:
科技部兩年計畫案,民國新聞教育「專業化」的成形及演變 計畫主持人:唐志宏,計畫編號:MOST-104-2410-H-270 -001 -MY2;執行時間:2015年8月1日-2017年7月31日,行政院國家科技部。   中國新聞學理論的專業化與學術化的工作,不僅源起於北大,同時也深刻地影響後來各校新聞系所的肇建和教育工作。換言之,如果以北大做為源頭來考察,民國時期專業化的新聞學建構,仍是來自於兩股力量:「新聞業界」和「學校體制」。這兩股力量的滙流,催生了北大的「新聞學會」,而「新聞學會」改名後的「新聞研究會」,則又將這股滙流往外播送出去,挹注了當時仍初始肇建的各種新興的新聞教育機構。 研究計畫的年限定於1918年至1948年之間,主要是1918年為北大「新聞學會」的創立年,中間經1938年則因抗日戰爭爆發,一方面華北地區各大學幾已南遷,在物質匱乏、時代變遷的環境裡,新聞學新的論述出版工作,呈現出較為緩慢的現象;另方面新聞學的論著,以該年為基線,可以看出已轉向所謂「戰時新聞學」為主,以及舊著再版的情況頗多。但是1945年到1948年之後,針對新聞教育議題和新聞學的討論,有逐步增加的趨勢。因此,研究計畫的核心,將聚焦於1918年和1938年之間,以及1945到1948年的時段,來進行分期的討論。
深化在地產業文化認知與人才培育計畫
發表於:
2012年由本校「產業暨文化研究中心」接辦第九屆彰化學術研究研討會,主題以「產業文化的變遷與發展」,嘗試以「人文」與「科技」的對話為基礎,以資做為教學的根本。本計畫的理念,根源於此,著重在幾個面向: 1.加強產業文化變遷的認識:學生如能學習認知其過程,可培養出傳承的責任感。 2.強化學生關懷產業與地方發展之關切性:使學生深化理解在地產業對地方發展的關係。 3.再造通識課程的多元性:結合「『科技』與『人文』」為導向的多元通識課程。 4.建產業研究輪廓:逐步累積相關在地產業資料,做為教學依據與重塑產業文化研究的輪廓。
發表於:

本刊為公開之專門學術,歡迎未出版相關於彰化的「專門學術論文、史料介紹、典故說明」,以各期設定主題,來件投稿。學術論文以兩萬字以內為原則(含註釋,請勿超過字數,本刊編輯擁有最後刪稿權),彰化論壇(含在地史料介紹)為一萬五千字、書評、典故說明(地方文史報導)為五千字,一律採電子郵件投稿方式。

相關資料:彰化文獻

影像與近代中國
發表於:

2010年(政治大學主導)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案:「影像與近代中國──從影像看二十世紀中國」整合型研究計畫,(世新大學傳播學院負責部分)子題六:歷史影像在大眾傳播媒體的應用,以及網站規劃。

(圖片來源:https://www.drnh.gov.tw/var/file/3/1003/img/29/07_03-04.pdf)

「2012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產業文化的變遷與發展」計畫案
發表於:

唐志宏/2012

一、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