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賴和音樂節--與賴和並肩:彰化文學旅行
彰化市街好精采,有著我們未覺的動人故事,這裡曾是台灣文化運動的重要基地,處處有著賴和與文化人的活動足跡,賴和與同時代文友也用文學之筆,寫下日本時代彰化人的精彩故事。
在賴和120歲生日前夕,賴和基金會舉辦彰化文學旅行,帶你走進彰化文學家筆下的彰化,重新理解彰化的身世,與賴和並肩,認識這座城市未掘的迷人樣貌,回味舊時,漫步現在。
- 閱讀更多關於2014賴和音樂節--與賴和並肩:彰化文學旅行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
彰化市街好精采,有著我們未覺的動人故事,這裡曾是台灣文化運動的重要基地,處處有著賴和與文化人的活動足跡,賴和與同時代文友也用文學之筆,寫下日本時代彰化人的精彩故事。
在賴和120歲生日前夕,賴和基金會舉辦彰化文學旅行,帶你走進彰化文學家筆下的彰化,重新理解彰化的身世,與賴和並肩,認識這座城市未掘的迷人樣貌,回味舊時,漫步現在。
國科會兩年計畫案:《成舍我先生》專書寫作計畫案
計畫主持人唐志宏(計畫編號:NSC-101-2410-H-270-004-MY2;執行時間:2012年8月1日-2014年7月31日)
露茜老師的遺願裡,一直耿耿於懷的三本書籍,都是與其父親成舍我有關:《成舍我先生文集(大陸篇)》(1916-1949)、《成舍我先生年譜》(1898-1991)、《成舍我先生傳》。2006年時由我擔任主編已出版《成舍我先生文集(港台篇)》(1950-1991),接續下來以1949年前為主的大陸篇文集與成先生的年譜,都在2009年年底已完成資料的徵集工作,正準備從事撰寫時,露茜老師卻於2010年年初病逝,致使整個計畫停頓下來。
主持人:連慧珠
建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之產學暨文化研究中心團隊不僅在教學之餘投入地方研究,從過去累積修纂地方志之經驗,曾先後纂修《彰化市志》、《南投市志》、《名間鄉志》、《續修台中縣志》、《續修台北市志》等,其中《南投市志》曾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92年度文獻書刊評審優等獎(圖一)。同時亦辦理文化局委託之2011-2012兩次彰化學術研討會、與彰化媽祖學術研討會以及編輯《彰化文獻》第十七期與第十八期,爰提本《新修彰化縣志•地理志》纂修服務建議書,期能結合建國科技大學校內不同科系與校外專家學者的學術專長與豐富的志書纂修經驗,在既有的基礎之上,依照委託合約如期完成本志。
唐志宏/2012
一、 前言
自2003年舉辦「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以來,此一研討會已成為彰化在地文化、歷史研究的學術盛事。歷時九屆的研討會,主題雖然紛陳多元,但是大致涵蓋在幾個面向:(一)自然人文地理方面:八卦台地(2006年)、濁水溪流域研究(2005年);(二)文化資產方面:在地文化(2003、2011年)與文化觀光研究(2008年);(三)個別專題方面:婦女史(2009年)、鹿港學(2004年)、村史(2010年)研究等。從這三個面向來觀察,研究內容所涉學科頗為廣泛,包括史學、文學、文化學、地理學、人口學等等。顯見研討會的主題,雖然立足於舊有的傳統學術氛圍裡漸次開展而來,卻能從不同學科的整合與迥異的學術觀點,逐步地開拓出新的研究內容與主題,使「彰化學研究」(2007年的主題)一詞,不再僅限於「古蹟」抑或「歷史古城」單向的刻板印象,而是多種學科皆可涉足的研究領域。
陸生明年即可到台灣就讀大學及研究所,但只有2千名的限額,私立學校文教協會理事長吳聯星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開放陸生入台是兩岸教育合作發展的里程碑,沒有上萬名陸生入台,對兩岸和平起不了作用。儘管如此,陸生究竟要來台了,實現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讓他既感動又鬆了一口氣。